当前位置:首页 / 新闻资讯
  • 微软Phi-3-vision基准测试结果与Claude 3-haiku/Gemini 1.0 Pro相当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    276
    5 月 28 日消息,微软在Build 2024大会上发布了 Phi-3 家族的最新成员--Phi-3-vision,主打“视觉能力”,能够理解图文内容,同时据称可以在移动平台上流畅高效运行。Phi-3-vision 是一款多模态小型语言模型(SLM),主要用于本地 AI 场景,该模型参数量为 42 亿,上下文长度为 128k token,能够为常规视觉推理
  • 韩国电信开发成功量子密钥分发设备,每秒生成15万个密钥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    324
    韩国电信(KT)近日宣布,公司已开发出全国最快的量子密钥分发(QKD)设备,可每秒生成15万个密钥(150kbps)。据报道称,QKD设备具有利用量子力学特性生成和分发密钥的能力。当信息用这些密钥加密时,就不可能复制,从根本上防止了物理线路上的窃听企图。如果将新开发的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引入通信网络,将能在每分钟更新超过
  • 中国移动联合多家单位发布视联网白皮书及终端技术要求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    1082
    近日,中国移动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举办题为“AI赋能 智享视界”的视联网发布会,会上发布了由中国移动研究院牵头编制的《中国移动视联网白皮书(2024)》及《中国移动视联网终端技术要求》,旨在为视联网相关技术、产品及应用的发展与落地提供参考和指引。视联网是促进数字经济生活、生产全面升级的新型视频信息服
  • 谷歌自研芯片Tensor G5蓄势待发,对标苹果 台积电代工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9     269
    5月28日消息,关于谷歌,许多人第一印象可能是Android操作系统,而非Pixel手机。虽然Pixel手机销量不高,但谷歌非常重视这项业务,甚至不惜自己研发手机SoC。据媒体报道,从2021年起,谷歌开始定制Tensor处理器,这颗芯片是基于三星Exynos魔改而来,加上了谷歌的一些模块,比如说用于增强手机AI性能的NPU(神经网络单元)。
  • 常见的传统电源还能再战智能边缘时代吗?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332
    工业传感器电源领域目前创新迭出,但也充满挑战。智能边缘的实现需要智能数据方面的准备。这就需要在电源方面进行创新。在某些情况下,智能边缘传感器需要由单对双绞线电缆供电,单对以太网供电(SPoE)解决方案可以满足需要。在其他应用中,纳安级功耗解决方案有助于节省能源,从而在传感器侧实现更长的电池运行时间。此外,
  • ADI氮化镓功率元件和工具为设计带来了机会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280
    氮化镓 (GaN)半导体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首次作为高亮度蓝色发光二极管(LED) 投入商业应用,随后成为蓝光光盘播放器的核心技术。自此以后虽已取得长足进步,但在将近二十年后,该技术才因其高能效特性而在场效应晶体管 (FET) 上实现商业可行性。氮化镓 (GaN)半导体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首次作为高亮度蓝色
  • 蓄电池充电方式:如何判定蓄电池是否充满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935
    理论上讲, 用正负脉冲方式充电有助于降低电池充电过程中的”硫化”和”极化”现象,增加正负极氢氧气体的复合率, 减少电池失水。 但是具体量化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上仍有较大争议。 这种理论最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已经出现,到目前争议仍然较大。 尽管对正负脉冲的效果有争议, 但大家都一直承认: 合理的运用脉冲充电方式
  • 完全可编程的拓扑光子芯片首次实现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462
    北京大学王剑威研究员、胡小永教授、龚旗煌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杨妍研究员等合作者,将大规模硅基集成光芯片与拓扑光学紧密结合,首次实现了一种完全可编程的拓扑光子芯片。该芯片为模拟拓扑材料并预测其物理性质,提供了全新硬件平台,可动态模拟包含无序、缺陷和非均匀介质的真实材料体系,为拓扑材料科学
  • 信号处理技术:现代通信技术的基石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330
   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,通信技术的每一次革新都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。而在这背后,信号处理技术作为通信技术的核心,通过深入分析信号特性、提取有用信息、转换信号形式等一系列手段,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一、信号处理技术的核心概念信号处理技术,简而言之,就是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。
  • 国产汽车芯片,撕开了一道口子
    发布日期:2024-05-27     302
    2024年,国产汽车芯片乘上了东风,本土器件上车成为了大家的热议话题。在这一趋势的背后,是国内汽车产业引领电动化和智能化所带来的芯片需求增长。据统计,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05.8万辆,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的60%以上。与此同时,一辆新能源汽车的芯片平均用量更是超过1000颗,远大于其他消费电子的芯片用量。由

寻找更多销售、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信息?

关于绿测

广州绿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:绿测科技)成立于2015年11月,是一家专注于耕耘测试与测量行业的技术开发公司。绿测科技以“工程师的测试管家”的理念向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管家服务。绿测科技的研发部及工厂设立于广州番禺区,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,先后在广西南宁、深圳、广州南沙、香港等地设立了机构。绿测科技经过深耕测试与测量领域多年,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团队,可为广大客户提供品质过硬的产品及测试技术服务等支持。

绿测工场服务号
绿测工场服务号
绿测科技订阅号
绿测科技订阅号
020-2204 2442
Copyright @ 2015-2024 广州绿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E-mail:Sales@greentest.com.cn 粤ICP备18033302号
Baidu
map